信息技术专题复习一 数据与信息

教材对应内容:必修一第1、2章
*
您的姓名:
*
班级:(只填数字)

【知识梳理——1.数据、信息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数据及其特征(教材必修一1.1)
(一)数据的概念
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二)数据的基本特征
1.二进制。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加工。
2.语义性。语义是将数据符号解释为客观世界的事物。
3.分散性。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4.多样性与感知性。数据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看的、可听的、可感知的。


二、信息及其特征(教材必修一1.3)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信息论奠基人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二)信息的特征
1.普遍性      2.传递性     3.共享性
4.依附性和可处理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7.价值相对性

*
1、数据是现实世界原始事的现象的(),是信息的载体。
A.符号记录
B.还原
C.反映
D.提升
*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数据的是()
A.进入商场时室温计检测到的温度显示
B.到重庆旅行时手机里打卡的网红场景照片
C.高考考场里电子时钟上显示的时间
D.晓明写日记的笔记本
*
3、数据的一个基本特征是()。
A.只能表示计算所用的数值
B.都是以二进制形式存储在存储器
C.以各种形式存储在内存中
D.所有的数据按存储器类型组织
*
4、下列关于数据与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的表现形式只能是数字和符号
B.数据是信息经过储存、分析及解释后所产生的意义
C.信息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D.信息被加工处理后,其价值不会改变
*
5、下面属于数据处理方式的是()。
A.存储
B.挖掘
C.分析
D.以上都是
*
6、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纷纷用自己的手机拍下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并通过微信发布到朋友圈中,与好友分享。以上情况属于信息的()特征。
A.真伪性和传递性
B.传递性和可依附性
C.时效性和价值相对性
D.可处理性和可存储
*
7、在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下面关于数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数据是对客观事实、概念等的一种表示
B.数据可以是数字、文字、图画、符号、声音、活动图像等
C.数据类型可分为数值型毂据和非数值型数据两类
D.数据与信息不同,数据是日常所说的数值,而信息是指日常所见的现象

【知识梳理——2.数据、信息与知识的关系】

一、数据、信息、知识与智慧之间的关系(教材必修一2.1)
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是逐层递进的概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抽象与升华。
二、数字化工具(教材必修一2.2)
(一)数字化工具的分类:
(1)数据采集(模数转换)工具:声卡、视频卡、数码照相机、数码录像机、手写板、扫描仪等。
(2)信息获取工具: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
(3)信息检索工具:搜索引擎、电子词典等。
(4)数字化可视化表达工具:思维导图、演示文稿等。
(5)信息通信交流与传输工具:电子邮件、博客、社交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等。
(6)信息存储工具:光盘、U盘、硬盘、服务器等。
(7)信息加工工具:编程软件、多媒体制作软件、网站制作工具、信息系统制作工具等。
(8)三维设计工具:3D制作软件、3D打印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制作系统等。
(二)数字化工具与资源的优势:
获取的便捷性、形式的多样性、资源的共享性、平台的互动性、内容的扩展性。
(三)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问题化、合作性、个性化、创造性和再生性、开放性。
(四)思维导图软件
XMind、 Mindmanager ,Free-Mind等

*
1、古代数学家发现: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其形状就越接近于圆。魏晋时期数学家刘微利用割圆术计算出国周率的近似值为3.14,并以此来计算圆的面积。下列有关该事例中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刘微从正六边形开始,每次倍增边数,最后割成192边,是为了采集数据。
B.刘徽最后将圆周率计算到3.1416,而祖冲之计算到3.1415926与3. 1415927之间,这是因为信息具有真伪性。
C.刘微采用割圆术这一方法,是智慧的体现。
D.圆面积的近似值可以用3.14乘以半径的平方获得,这是知识。
*
2、"成年人在清晨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口腔温度在36.3~37.2C","37.8","丽丽的口腔温度是38C",这三种描述分别是()
A.知识、信息、数据
B.信息、数据、知识
C.知识、数据、信息
D.数据、信息、知识
*
3、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数字化学习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下方式中没有利用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的是()
①"空中课堂"上课②翻阅书籍③搜索引擎查找资料④用思维导图软件整理知识点⑤咨询老师
A.②⑤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4、建筑工人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总结了这样一段描述:“公共楼梯间的每个台阶,踏步高度不应大于16 cm,踏步宽度不应小于28 cm。"这一描述属于()
A.数据
B.信息
C.知识
D.智慧
*
5、疫情期间,王老师利用腾讯课堂给同学们上课、答疑解惑,请问他采用了以下哪种数字化工具。()
A.网络课程平台
B.网络资源平台
C.网络互动平台
D.网络教学平台
*
6、下列是记录信息的载体,其中能够记录信息最多的载体是()。
A.一张A4纸
B.一份《人民日报》
C.一张VCD光盘
D.一张DVD光盘
*
7、下列工具中,更适用于免费在线存储学习资源的是( )。
A.微信
B.云盘
C.博客
D.微博
*
8、小粤是一名高中生,在通过学校的智慧校园和学习系统进行物理课程的学习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物理课本中的概念、方法等内容做成思维导图,并制作成一个生动的动画,同时还通过网络将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这主要体现了数字化学习的( )特点。
A.合作性
B.开放化
C.创造性和再生性
D.个性化
*
9、微博、微信、QQ等软件平台都属于( )。
A.网络课程平台
B.网络资源平台
C.网络互动平台
D.网络教学平台
*
10、声卡、视颊卡、数码照相机、数码录像机、手写板、扫描仪等设备属于( )数字化工具。
A.信息获取工具
B.信息检索工具
C.数据采集工其
D.信息存储工具
*
11、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可获取相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二维码是信息的载体
B.手机扫描二维码的过程采用了字符识别ORC技术
C.二维码中可能包含病毒信息,不要盲目扫描来历不明的二维码
D.二维码可以存储各种信息,主要包括:网垃、名片、文本信息、特定代码等
*
12、以下关于数据、信息和知识相互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数据是原始事物现象的符号记录
B.信息等同于知识
C.信息是经加工处理的、具有意义的数据
D.知识是人们运用大脑对莜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地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展
*
13、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针对每一名学习者较难展开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学习。而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行安排学习进度,从互联网上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这体现了数字化学习( )的特点。
A.个性化
B.合作性
C.问题化
D.创造性和再生性
*
14、网络环境下的自主探究学习主要体现了网络的( )特点。
A.共享和交流
B.开放性
C.信息容量大
D.信息传播交互性
*
15、为了检测全班同学的编程基础,周老师可以采用问卷星出题进行数字化学习评价的获取。

【知识梳理——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教材必修一1.2)

一、模拟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其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如声音信号、图形信号等。
二、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其信号的自变量、因变量都是离散的。例如,开关电路中输出电压和电流脉冲就是离散的信号。
三、模拟信号数字化的步骤:
采样→量化→编码

*
1、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不同之处是()。
A.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B. 数字信号在大小和时间上均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C.数字信号在大小上不连续,时间上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D.数字信号在大小上连续,时间上不连续,而模拟信号则相反
*
2、模拟信号数字化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A.采样、编码、量化
B.采样、量化、编码
C.量化、编码、采样
D.编码、采样、量化
*
3、现代计算机网络是使用模拟信号传递信息的。
*
4、在通信过程中,数字信号比模拟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更强。
*
5、数字信号有利于存储、加密和纠错,从而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和保密性,但不易于处理加工。

【知识梳理——4.进制转换】

(补充内容)

一、进制转换
1、十进制整数转换成R进制数采用“除R反向取余法”。
2、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采用“按权展开求和法”。
3、二进制转八进制、十六进制
对照上表,将二进制数从右往左,三位三位分别转八进制,四位四位分别转十六进制。

*
1、有十进制数123,将其用一个字节的二进制表示,结果是()
A.0111 1011
B.0011 1011
C.0110 1111
D.1101 1110
*
2、数字“6”的点阵图如下:
第0行和第2行的二进制编码分别为0001 1111 1111 1000 、0001 1000 0000 0000。则第9行的十六进制编码应为()
A.1818
B.0001
C.1800
D.1F18
*
3、要表示100种不同的信息,需要的二进制位数至少为()
A.5
B.6
C.7
D.8
*
4、二进制数10111110转换成十六进制数是()。
A.B7
B.BF
C.5E
D.BE
*
5、有人写了一个数制转换的式子:70 – 25 = 41。若要使该等式成立,则70、25、41有可能分别为()。
A.十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B.十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
C.十六进制,八进制,十进制
D.八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
6、将二进制数1001转化为十进制数,结果是9。
*
7、电脑采用的二进制数中只有0和1两个数字符号。

【知识梳理——5.文字编码】

一、存储单位(补充内容)
1、在计算机内部,信息都是釆用二进制的形式进行存储、运算、处理和传输的。
2、基本存储单元:
最小单位“位”b(bit):存放一位二进制数
基本单位“字节”B(Byte):1B=8b
3、扩展的存储单位:KB MB GB TB等(210=1024)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二、文字编码
1.文字编码(文字的常用文件格式:txt,doc,pdf等)
(1)单字节码:ASCII码、莫尔斯码
        ASCII码由8位二进制码组成,可表示128个字符
(2)双字节码:国际码(GBK),统一码(Unicode)

*
1、7位二进制编码的标准ASCI码可以表示的字符个数是()
A.127个
B.128个
C.255个
D.256个
*
2、下列不属于字符编码的是()
A. ASCII
B. Unicode
C. GB2312
D. GIF
*
3、数据存储的最小单位是()
A. 字节B
B. 千字节KB
C. 位b
D. 兆字节MB
*
4、标准ASCII码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128个字符,包含大小写英文字母、数字和一些常见字符和符号。
*
5、英文大写字母A的ASCII码值是65,那么大写字母C的ASCII码值是()。
A.66
B.67
C.64
D.63

【知识梳理——6.图像编码】

一、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像
放大失真是位图图像(常用文件格式:png、jpg、bmp、gif等)
放大不失真是矢量图形(常用文件格式:ai,dwg,cdr等)
二、位图文件
最小单位:像素(光栅点),位图也叫点阵图。

*
1、一幅未经压缩的1024×768像素、16位色的BMP图像,其存储空间约为()
A.468KB
B. 1.5MB
C. 2.4MB
D. 3.7MB
*
2、下列编码方式中,属于图像编码的是()
A.ASCII码
B.GBK
C.图像压缩
D.统一码

【知识梳理——7.声音编码】

一、声音编码(常用文件格式:wav,mp3,midi等)
    (1)安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频率高于信号的最高频率的两倍即可采样值包含了原信号的全部信息
    (2)常用采样频率:44.1kHz(CD音质)、22.05kHz、11.025kHz。

*
1、录制一段时长为1分钟、采样频率为44.1 kHz、量化位数为16位、双声道、WAVE格式的音频,该音频的存储容量约为()。
A.10.3KB
B.172 KB
C.10.1MB
D.80.7MB
*
2、以下数据的文件格式属于图像的是()。
A.doc,txt
B.png,jpg,bmp,gif
C.wav,MP3
D.avi,MP4,rmvb,flv,mov,mkv,wmv
*
3、一般来说,要求声音的质量越高则量化位数越高,采样频率也越高。
*
4、将某首音乐数字化后,它的音质会变的更高。
*
5、分别使用44.1 kHz和22.05 kHz的采样频率对同一段声音进行数据编码,前者的声音保真度更高。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