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精讲】1004-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
您的姓名:
*
班级编号:
*
1.
(情境应用)用硬质塑料瓶、透明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图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不计进排气管的体积),然后将模型放入水中,使其上浮或下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模型漂浮于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
B. 向瓶中充气时,瓶内气体压强变大,模型将下沉
C. 从瓶中抽气时,模型会下沉,它受到的浮力将变小
D. 让原本在较浅处悬浮的模型下潜至更深处悬浮,应使瓶内的水先增加后减少
*
2.
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甲、F乙,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甲 、ρ乙,则()
甲:  乙:
A. F甲=F乙,ρ甲>ρ乙
B. F甲=F乙,ρ甲=ρ乙
C. F甲<F乙,ρ甲=ρ乙
D. F甲>F乙,ρ甲=ρ乙
*
3.
用细线将两个半径相同的实心小球A和B连接在一起,放入水中,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线已绷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浮A=GA
B. F浮A=F浮B
C. GA>GB
D. ρA>ρ水
*
4.
(日常生活)将同一枚新鲜鸡蛋分别浸入盛有水和浓盐水的相同容器中,鸡蛋静止时在容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图左鸡蛋沉底,图右鸡蛋悬浮),已知鸡蛋的质量为66g,浓盐水的密度为1.1g/cm^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鸡蛋放入右杯后,右杯对桌面的压力增加了0.06N
B. 鸡蛋放入左杯后,鸡蛋对左边杯底的压力为0.06N
C. 两种情况下鸡蛋所受的浮力之差为0.06N
D. 鸡蛋的体积为60cm^3
*
5.
(社会发展)(双选)我国自主研制的“雪龙2号”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以下与“雪龙2号”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多选题】
A. 破冰船从内河驶入海洋,船身将下沉一些
B. 破冰船“首柱削尖”的构造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
C. 满载排水量为14000t的破冰船所受浮力为14000N
D. 破冰船前进时是靠螺旋桨的旋转将水向后推出获得动力
6.
(社会发展)如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其内部有两个气囊,主气囊内充满氦气(密度小于空气),副气囊内充有空气。当驻空的浮空艇要上浮时,排出副气囊内的部分空气,使浮空艇受到的重力 浮力,实现上浮。图乙是国产大飞机C919,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 ,机翼的上、下表面形成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升力。
甲:
乙:
*
7.
某航母由海里驶入河里(ρ海>ρ河 ),受到的浮力 ,排开水的体积将 (以上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
(社会发展)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内涝时有发生,排涝抢险作业越来越被重视,但在排涝作业中,需要抢险人员涉水作业,抢险人员存在着工作强度和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某款水陆两栖排涝机器人可无线遥控控制,能达到涵洞、地下室等抢险人员不便到达的地方,当水深达到一定程度,该机器人还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进行排水作业。(g取10N/kg)(1) 该机器人的总质量为780kg,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为0.2m^2,求该机器人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a。(2) 该机器人两侧各装有一个浮箱,可使该机器人在深水中时能漂浮在水面上进行排水作业,漂浮时浮箱浸没在水中,机器人除浮箱外有0.24m^3浸没在水中,每个浮箱的质量为50kg,制成浮箱的材料的密度为5×10^3 kg/m^3,问:漂浮时,该机器人排开水的总体积为 m^3?每个浮箱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m^3?*
*
9.
两同学分别在底端封闭的两支相同吸管中装入不同质量的细沙,制成了A、B两支密度计,放入同一个盛有水的烧杯中,静止后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密度计A所受浮力较小
B. 密度计B所受重力较小
C. 两密度计底部所受水的压强相等
D. 两密度计在水面处的刻度值不同
*
10.
(双选)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盐水,将体积相同的物体A和冰块B放入该容器中,静止时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题】
A. 冰块B完全熔化后,容器中液面会下降
B. 冰块B未熔化时,A受到的浮力比B大
C. 冰块B完全熔化后,A物体所受浮力减小
D. 冰块B完全熔化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减小
*
11.
如图所示,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水,现将密度为0.6×10^3 kg/m^3的木块A放入容器中,静止后又在木块A上放一个物块B(VA=2VB ),静止时木块A的上表面刚好与水面相平。若将物块B从木块A上拿下也投入到该容器中,静止时物块B处于什么状态,此时容器中水面会怎样变化()

A. 悬浮,下降
B. 漂浮,不变
C. 沉底,不变
D. 漂浮,上升
*
12.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其中一杯是饱和的。盐水中的实心小球是用同种材料制作的。小球静止时情况如图所示,此时小球1、小球2受到的浮力分别记为F1、F2。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许质量相等的盐后(盐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小球1依然静止在烧杯底,小球2还是处于漂浮状态。此时小球1、小球2受到的浮力分别记为F1、F2。整个过程温度不变,可推断出()

A. F1>F1,F2>F2,F1<F2
B. F1>F1,F2=F2,F1=F2
C. F1>F1,F2=F2,F1<F2
D. F1=F1,F2=F2,F1<F2
13.
小明同学为了研究文物打捞过程,建立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进行分析。用一个底面积为200cm^2,足够高的容器模拟湖泊;用一个边长为10cm、重6N的正方体塑料浮漂A模拟打捞船,浮漂A中含有一个电动机,可以收拉牵引线;用一个高5cm,底面积为20cm^2的长方体物块B模拟湖底文物,B的密度为3g/cm^3。开始时,浮漂A漂浮,物块B沉底,将A上的牵引线与B连接,牵引线刚好拉直无拉力,此时水面高度为21cm。然后打开电动机开关,牵引线开始自动匀速收缩,直到B的上表面和A的下表面接触时停止,如图乙是拉力随着时间变化的图象。求:(1) 物块B的重力为 N。(2) F的大小 N。(3) 打捞过程需要的时间 s。
甲:
乙:
*
*
14.
如图所示,将一体积为10cm^3、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木块轻轻放入一盛满某种液体的溢水杯中,溢出液体的体积为8cm^3;若将木块从中间锯掉一半,将剩余部分再次轻轻放入装满该液体的溢水杯中,则该液体会溢出()

A. 3cm^3
B. 4cm^3
C. 5cm^3
D. 6cm^3
15.
如图甲所示,体积为1000cm^3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自由放置在底面积为200cm^2、高为16cm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容器重力为10N。底面积为50cm^2、高为10cm的长方体B通过一轻质的不可伸长细线悬挂于天花板,细线拉力为12N,A与B相距7cm。现往容器中注入某种液体,当液体的深度为15cm时,细线的拉力变为10N,如图乙,此时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1500Pa,则B物体的重力为 N,液体的密度为 kg/m^3;若轻轻剪断图乙中细线,待A、B物体静止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Pa。(剪断细线后,B一直在A上面)
甲:
乙:
*
*
16.
补分题,你最喜欢的零食是:
问卷星提供技术支持
举报